一、選型指南
安裝方式選擇
側裝式:適用于大多數常規容器,通過法蘭與容器引管連接,浮子隨液位升降。
頂裝式:適用于頂部開口的容器,浮子通過連桿與上部磁性頭連接,適合空間受限場景。
插入式/底裝式:適用于特殊容器結構,需根據容器設計定制。
量程與尺寸匹配
測量范圍:側裝式通常為0-200mm至0-18000mm,頂裝式為0-200mm至0-6000mm。需確保量程覆蓋實際液位波動范圍,并預留安全余量。
法蘭尺寸:常規尺寸為DN20、DN25、DN50、DN80,需與容器接口匹配。測量范圍≤3000mm時建議DN50,>3000mm時建議DN80。
高度限制:單臺液位計上下法蘭中心線高度不宜超過4500mm,超出需串聯多臺儀表,重疊區至少50mm。
介質特性適配
密度要求:介質密度需≥0.5g/cm³,若實際密度低于此值,浮子無法正常工作。
粘度處理:介質粘度≤0.4Pa·s,高粘度或低溫易結晶介質需選用夾套加熱型。
腐蝕性介質:選用防腐型,避免金屬部件腐蝕。
溫度與壓力適配
工作溫度:
標準型:-40℃至120℃;
高溫型:120℃至350℃;
低溫防霜型:適用于<-40℃環境。
工作壓力:
普通型:≤2.5MPa;
高壓型:≤10MPa;
很高壓型:≤32MPa。
防爆需求:易燃易爆場所需選用本安防爆或隔爆型。
功能擴展選項
遠傳功能:選配干簧管遠傳變送器,輸出4-20mA信號,實現遠程監測。
報警與控制:選配磁開關或液位報警裝置,實現上下限報警及聯鎖控制。
指示器類型:LED磁敏面板、磁翻柱真空面板等,根據讀數清晰度需求選擇。
二、維護指南
日常檢查與清潔
外觀檢查:定期檢查液位計外殼、連接法蘭是否變形、腐蝕或泄漏。
表面清潔:用軟布擦拭磁翻板表面,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,防止涂層損壞。
翻板狀態:觀察磁翻柱翻轉是否靈活,卡頓時可輕敲外殼或用軟毛刷清理雜質。
定期校準與調試
零點校準:排空介質后,調整零位電位器使輸出為4mA。
滿量程校準:注入介質至最高液位,調整量程電位器使輸出為20mA。
分段驗證:按25%、50%、75%液位注入介質,對比翻板顯示與實際液位,誤差應≤±5mm。
關鍵部件維護
浮子檢查:每月聽診浮子移動聲音,檢查是否卡滯或磁性減弱。
密封檢測:半年檢查法蘭/螺紋密封,更換老化密封件,防止介質泄漏。
排污操作:每月開啟排污閥沖洗沉積物。
故障處理與安全
浮子卡滯:排空介質后手動推動浮子,檢查導向裝置是否偏移。
翻板軸生銹:噴涂防銹潤滑劑,恢復翻轉靈活性。
介質流速過快:增加阻尼管或優化安裝位置,避免浮子沖擊。
安全作業:維護前隔離工藝管道、泄壓并確認介質無害;遠離強磁場設備。
環境防護措施
防曬防凍:戶外安裝時加裝防曬罩,防止紫外線加速翻板老化;冬季微開底部排污門,保持水流動防凍。
減震措施:安裝減震墊,避免振動影響測量精度。
三、選型與維護核心原則
選型核心:根據介質特性、工況條件、功能需求及安裝空間綜合選擇型號。
維護核心:通過定期檢查、清潔、校準和部件更換,確保液位計長期穩定運行,避免因維護不當導致的測量誤差或設備損壞。